一、权威解答:孤独症=自闭症,但误区很多!
很多家长听到“孤独症”和“自闭症”两个名词时充满疑惑。实际上:
✅ 医学名称统一:
国际疾病分类(ICD-11)和我国诊断标准均采用“孤独症谱系障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 ASD)” “自闭症”是英文Autism的直译,“孤独症”是中文临床常用术语,两者指同一种疾病✅ 常见认知误区:
❌ “孤独症是性格孤僻,自闭症是疾病” → 错误!
❌ “高功能是孤独症,低功能是自闭症” → 错误!
❌ “男孩才叫自闭症,女孩才叫孤独症” → 错误!
展开剩余68%二、为什么会有不同称呼?
历史原因:
1943年首次被命名为“早期婴儿孤独症” 1980年代引入“自闭症”翻译,后为消除歧视性,官方多采用“孤独症”社会认知差异:
医疗系统:统一使用“孤独症谱系障碍(ASD)” 民间传播:”自闭症“更广为人知三、科学识别孤独症核心特征
根据《中国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(2025版)》,需关注以下表现:
社交沟通障碍
• 眼神回避,叫名不应
• 不会分享兴趣(如指物给大人看)
• 难以理解他人情绪
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
• 重复摆弄特定物品(如转车轮、排列积木)
• 坚持固定路线/仪式动作
• 对某些感觉异常敏感(如抗拒特定声音、 textures)
语言发展异常
• 2岁仍无有意义语言
• 鹦鹉式学舌或你我代词混淆
• 语言使用机械,缺乏交流性
四、家长最关心的3大问题
Q1:能治愈吗?
A:目前无法完全治愈,但3岁前早期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:
• 约60%患儿通过干预能入学
• 部分高功能患者可独立生活
Q2:需要终身干预吗?
A:分阶段重点干预:
• 学龄前:密集行为训练(ABA、PCI等)
• 学龄期:社交技能+学业适应
• 成年期:职业培训
Q3:二胎风险有多高?
A:研究显示:
• 同卵双胞胎共患率60-90%
• 普通兄弟姐妹再发率10-20%
立即行动:早一步干预,多一分希望
发布于:江苏省天牛宝配资-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-股票配资在线搜加杠网-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